第30章 新居(三合一大章)-《向往的生活[七零]》


    第(2/3)页

    就连之前观望古建国家准备怎么请客的那些人,这会儿也都不再计较了。这肉毕竟都吃到嘴里了,而且古建国人家也没提出这就算是搬家请客,只说是慰劳大家辛苦。虽然人人心里都知道到底是咋回事儿吧,但是这说法不一样毕竟还是有区别的。这要是以后有人挑拣自家请客的饭菜不如人古建国家的,那他们完全可以说人家那又不是乔迁宴,不好往一处比的来反驳是不是。

    能造成这种大家都夸且无人起疑的效果,除了领导们早早的帮古建国把事情解释清楚了,而且这事儿本身就没什么能让人多余讲究的地方外,纺织厂的食堂大厨也帮了古建国不小的忙。

    大厨姓张,跟古建国那是收过他好几包香烟建立下革命友情的好搭档。

    对着这只不是很完整的羊,张大厨硬是拿出了看家的本领,力图使古建国这钱不白掏,客不白请,想方设法的把这一头羊生生造出了好几头的效果。

    今个儿是羊肉泡馍,明儿个跟萝卜一起炖一锅,后个儿给炒面里加上点子肉沫又是一顿,最后还给弄了个羊汤面。

    基本达成了一周之内天天有肉有荤腥儿的成就,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纺织厂办不下去不过了,把钱都一次性花光花完,大家最后吃顿好的完了要解散呢。

    -----------------------------------------------

    古明妍知道古建国请全厂职工吃羊肉这事儿的时候,已经是周末古建国回来给二老陈述事实兼吹嘘的时候了。

    那时在一旁的她听着自家老爸的吹嘘也是很无语了。这种羊从山坡上摔下来摔死的事情也能被自家老爸遇上,也算的上是挺小概率的事件了吧。加之后面老爸的一波操作,现在古明妍不用自己回厂里感受,就能猜测的到自家在纺织厂里有多出名儿了。

    一直在努力让自家保持低调的古明妍在他爸这种招事儿的体质下被彻底打败。好在这件事整体来讲都是比较透明公开的,相信就是自家树大招风,也不会是因为这件事。毕竟这是符合大部分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就算是有心找自家的茬儿的,也不会从这件事情下手。

    想来这事儿过后,不但自家不办乔迁宴的事情能完美的揭过,而且还为自家赢得了更多的好人缘,以后要是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相信说不定能有对自家抱有善意的人给自家些提醒也不一定呢。

    单位里的事情算是过去了,可是自家的亲戚却是不能不聚在一起吃上一顿饭的。不说各家还给自家借了钱了(知道古建国家底儿后的古明妍深觉她爸腹黑,自己都这么有钱了还好意思借人家的钱,哼……),即便是没有帮忙,那也得让人来家认认门吧,这年头可没有找不到自家亲戚门朝哪头开的事情。

    这回自家请客连肉也不用再另外买了,就用古建国给留下的那些就行,估摸着说不定还用不完呢。

    古建国这回是一个人带着羊肉回的古家村。宁荣薇的肚子已经很大了,来回的折腾怕路上出意外,已经好几周的都没来古家村了。

    古明妍也是第一次这么长时间没见到自家妈妈。上一次见还是古建国带她回城里小住,去看还没完全盖好的房子,古明妍被古建国各种震惊的那会儿了。之后家里忙着搬家,宁荣薇有一周没来,然后就是肚子太大了实在不方便,之后就一直没能再在古家村见着了。算算时间也挺长的了,古明妍还是有点儿想念自家妈妈的。

    古建国见自家孩子情绪不太高,也知道她这是看不见妈妈不大高兴了。他不由得赶紧跟乖女儿分享好消息,想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妍妍知道吗,外婆已经答应了在咱们家隔出来的那个房子住了,前两天都已经搬进去了呢。等这周末咱们家请客的时候,你就能看到外婆还有两个表哥了,小妍妍高不高兴啊?”

    古建国是在房子盖好能住人后的第一时间,就去找了自家丈母娘的。他带着白敬龄来家里参观了一圈,听着丈母娘直夸房子建的好,还把自己夸奖了一番后,就把已经摆上家具隔出来的那套单独的房子展示给了她看。

    看着丈母娘不解的目光,古建国当下就提出了让她搬过来跟自家住的想法。当时他说了种种便于照顾,方便带小孩,保证独立空间这些理由。看着丈母娘有些心动还有些犹豫的样子,古建国就祭出了最后的杀手锏——宁荣臻对此也是同意的。

    其实早在古建国两口子和老两口商量好要接白敬龄来家里住的时候,古建国就开始行动了。他觉得妻子的办法——先让丈母娘住进来照顾外孙儿,等习惯了再劝说她留下来常住,这样做倒不是不行,可能循序渐进的就把事情给办成了。但是古建国却不大赞成用这样的方式,他觉得还是一开始就说清楚了的会比较好。

    古建国考虑到的,主要一方面是担心妻子那样做会不会叫老人家误会是想让她一直帮着带孩子的意思,这里面说不好还有一点儿诱哄欺骗的性质在里面。另外,丈母娘搬过来的话,肯定也是要把两个孙子给一并带过来的。两个孩子今年一个九岁一个四岁,一个已经上学了,关键是还不跟自家明新在一个学校。如果不从一开始就说好,征得各方同意后直接给孩子转学,那就得让孩子每天跑远路上下学了。就算是后来真的顺利答应住下了,也得再就近给孩子转学过来,那中间费的功夫不是无用功吗,对孩子也是来来回回的折腾,这样肯定是不大好的。

    而且,古建国作为一个大男人,比较习惯把事情摊开了商量好,尤其是在面对亲人的时候,他觉得凡事让他们也有选择的余地才好。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到,至于对方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完全由他们决定。不能最后自家把人家架起来了,别的路都堵死了,好似事情到这一步了,就再没有拒绝这个选项了,这样就难免显得有些强人所难了不是。

    所以基于以上考虑,古建国特意跑了一次二舅子宁荣臻的单位,经过重重审查终于见到了他们夫妻二人。

    古建国跟他二哥二嫂掰开了揉碎了把自家是怎么打算的,怎么考虑的这样那样一说,两口子也从最开始的不大同意,转变为让白敬龄自己做决定的态度。

    二人也知道古建国说的有道理,这样的做法确实是为着自家和母亲着想的。毕竟他们确实回家的时间少,不管是母亲还是孩子,有妹妹一家在旁边就近照顾着,肯定是好事一件。

    只不过两人就是觉得本应是自家的责任,现在要转移到妹妹一家的身上,身为哥嫂的难免会有些愧疚。

    不过现实情况就摆在眼前,既然能有更好的选择,妹夫也能主动来找自家商量,态度上肯定也是真诚的,所以夫妻二人一番考量后,就答应了下来。

    他们也是为古建国能专门的考虑到自己两口子回家方便,多费那么些功夫多盖一堵墙挺感念的。毕竟要是真的住在一个屋檐下,自家两口子回去看老人孩子的时候,确实会多有不便,顾忌重重。

    可现在听着古建国的形容,即便他们没有实际看过房子的样子,也能知道这估计还是妹夫避着人自己动手盖的隔墙。想到这里,他们就更加没有拒绝的理由了。

    至于给孩子转学。这年头也没什么重点学校之类的区分,都是就近上学。宁荣臻和周晓淳觉得,自己夫妻俩很少回家看孩子,孩子一个人跟着奶奶,在学校也没有很相熟的玩伴。要是真的给他转了学,至少有古明新这个亲表兄弟陪着,再加上家属院儿里的孩子也多,想着他也应该是愿意的吧。

    就这么着,古建国算是得到了二舅子家两口子的同意了,那这会儿再劝起白敬龄来,就显得有力多了。

    白敬龄被自家女婿说的颇有些意动。

    做父母的上了年纪了,本来就渴望能跟儿女们一起生活的,只是大环境下多是儿子肩负养老的责任。但这不是自家情况特殊嘛,儿子没办法常年待在身边,白敬龄也没想过能跟女儿住一块儿。但这会儿古建国都这么跟自己说了,而且儿子也不介意,那自己似乎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理由了。

    自我说服了一番后,等大孙子放学,白敬龄又问了他的意见。

    看着听说能搬去跟姑姑一大家子住一块,想着能有好多弟弟妹妹的跟自己一块儿,高兴地连连点头的宁致远,白敬龄当下也不再犹豫了。收拾打包好一些常用的东西,趁着女婿来接自己,就跟着女儿女婿搬家的时候一道儿的搬进了新房,对外只说是闺女儿快生产了来照顾的便是。

    只是因着想给闺女儿接生完再退休,白敬龄现在还得再上一阵子班,家属院儿这边到底是离医院偏了些,不过还好是有自行车,来回不过是多花点儿时间的事儿,也算不上是有多大困难。

    古建国大致把丈母娘是如何答应跟自家一起住的前因后果一说,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也挺赞成儿子的做法的。二老想着事情现已落定,相信三儿媳妇那里也能更加放心的准备生产了。

    “你把这肉带回来,给自家留了吗?”毕老太太看着儿子拿回来的一大块羊肉,问道。

    “留了。丈母娘帮着给收拾的。我那儿留了一只羊腿,肉剔下来骨头熬成汤,到时候请客就当高汤使了,主食就弄一锅羊汤面。剩下的肉搭配着炒几个菜也就差不多够了。”

    古建国说着他请客的打算,接着又道:“我那里留的是准备请客的,剩下的就这块了,回头您看着怎么处理能放得时间久一些的,回头给妍妍你们做着吃啊。”

    古明妍听着老爹的话,心里还是觉得挺满意的,有点儿肉就能想着父母和孩子,巴巴的给送来的,怎么能不叫人窝心啊。她当下心情也不因没见到宁荣薇而低落了,加上外婆那边也解决好了,心里不禁就又开心了起来,手脚并用地窝到了她爸怀里撒娇。

    古建国看闺女儿高兴了,又从带的包里拿出了一张羊皮,递给老太太说,“这是那天人家村里叫了有手艺的人给剥的,我那边要上班,孩子她妈妈这又弯不了腰做不了活的,这羊皮比较小,刚好给妍妍做个袄子或是褥子什么的,妈您看着给收拾收拾吧。”

    毕老太太看着儿子给的这张羊皮,手抚上去摸摸,感觉手感还不错,整张皮子剥得也挺完整的,想是人家剥的时候用了心了。老太太想着家里的老头子会打猎,硝皮子什么的手艺也不在话下,等回头弄好了,给小孙女儿做个小皮袄子的穿穿也不错。

    古明妍想着自己穿着一身羊皮袄子的样子,然后不觉顿时有一种赶羊老汉的既视感怎么破……

    到了乔迁宴的前一天,毕老太太和古老头就带着古明妍跟着队上的车来到了古建国的新家。

    这还是三人第一次在完工后过来,一时也是不由得打量起自家儿子/自己以后的家来。

    整个房子的格局其实并不复杂,院墙盖得挺高的,把四周都给围了起来。

    整个房子因为只盖一层,所以比起后世三米多的层高来要高出许多。按照古明妍前世超级喜欢看家装节目的眼光看,完全由足够的层高空间,可以再搁出一层阁楼出来用来当卧室或是储藏室使用。不过那都是后世住房拥挤没办法的情况下的方法了,现在自家房间多,人人都住的下,自然就不用多这一层麻烦了。

    不过,联想到今后要是拆迁,按照房屋面积予以赔偿的话,那自家这前后院儿的加上层高,估摸着能再搭建出一个现在这房子总面积一样的房子出来也不是不可能的。哈哈,古小市民明妍又开始动歪脑筋了。

    没办法,有些思想就是这么地深入骨髓,不知道会在你遇上什么事情的时候就把本性显露出来了。古明妍就是这样,即便是在已经了解了自家的家底儿厚度之后,也没有让她觉得靠着那些就能不用再发愁过日子的事儿了。遇上后世普遍的发财途径,她还是会不由自主的就想着自家如何能在其中分一杯羹,做到利益的最大化。说到底,这还是源于她从前世带过来的不安全感造成的。

    房屋的整个院落用一堵墙从中间偏东的地方隔开,将房子分成了两个部分。因为自家毕竟人口多,所以较大的也较为靠近外面的部分是自家居住的,另一边就是白敬龄的家了。

    不光是内部做了区分,院墙外面古建国也给分了两个门进出,这样就算得上是两家两户,进出之间相互不影响什么。中间这堵墙在后院是有相连的地方的,也方便两家人互相串门,不用每次都要绕到两个大门处。

    两边房间内部的格局都差不多。

    至于外部,本来是要给两家中间直接加堵墙隔开两边就好,但是后来想到直接加墙会影响房间内部的采光,最后就是干脆把房子要分隔开来的部分直接隔开,两边都让出一块儿地方,能让光线充分的照进房间。然后再从院落直接加一堵薄墙,干脆的分成了两家。这样一来,彼此就算不上是住在一家的,基本就是离的比较近的邻居的样子。

    这一点不论是古家二老还是白敬龄其实都很满意。在他们看来,这样就算不上是儿子跟丈母娘住/丈母娘在女婿家住了,毕竟还隔着呢不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