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堂妹下个月二号结婚? 都说无巧不成书,苏宇心中瞬间就感觉此事有蹊跷! 面色不动,苏宇慢慢把车靠边停下,“妈,大伯和大娘走了吗?” “还没呢!” 庞月娥道:“刚才跟你老爸开车回老家了,晚上还要到我们家来吃饭过夜。” “你说的堂妹是谁?” 苏宇问:“我记得大伯家一共有六个孩子吧?” “离得太远,几年才看到一次。” 庞月娥也不是很清楚,“反正不是老四,就是老五结婚!” 为什么不是老四,就是老五? 因为老大,老二,老三都结婚了。 而老六是个男孩儿! “妈,今天我就不回去了。” 苏宇想了一下,“你帮我问问大伯,到底是我哪个堂妹结婚?又嫁到哪里?最好把男方叫什么名字也记下来。” 庞月娥点点头,“等会儿我问你爸,他比我清楚。” 挂了电话,苏宇慢慢启动汽车。 他跟这个大伯家的关系不是很熟悉,自己老爸倒是跟对方一起玩泥巴长大的。 只是后来,大伯在本地找不到老婆,就入赘去了林城,给别人当了上门女婿。 林城已经是外省,距离芙蓉城七百多公里。 这个距离对九十年代来讲,实在是太远了。 还有上门女婿这种东西,十个有九个都身不由己,在老婆家受尽委屈。 前面几年就不怎么回来,后面更是有事才回来一次。 最近一次回来,苏宇也记不清是什么时候? 不是五年前,就是六年前。 而且不走运的是,他大伯和大娘,前面五个生的都是女儿。 招上门女婿是为了干嘛? 还不是想要把女儿留在家里,传个香火。 一直到第六个,才生了一个男孩儿。 家里六个孩子,六张嘴,让本就不怎么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不过还好的是,随着孩子们长大,一个个打工挣钱,家里的情况要好了很多。 等再大一点。 按照老妈的玩笑话,以前结婚不要彩礼,生个女儿是赔钱货。 现在的女儿可是香饽饽,一个彩礼只要十万,五个就是五十万。 再加上逢年过节,每个女儿女婿都给点,这日子能不好过吗? 不仅大伯大娘好过,他们家小儿子也好过。 上面有五个姐姐姐夫罩着,他这个小舅子简直如鱼得水。 嘴巴乖一点,回来事一点,房子车子都不用愁。 只是苏宇和大伯家几个孩子,也就小时候看过几次,不是很熟,记忆也早就迷糊。 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一个个都长大了,早就大变了模样。 小时候被父母支配,哪怕是不愿意来这个人不生地不熟的陌生地方,也会被强行抓来。 等长大了,他们对这里不熟悉,没谁愿意来。 也就大伯,这里有他年轻时候的全部回忆,面对这个生养他的地方,时时刻刻都想回来。 老话说的好,落叶归根。 可他是上门女婿。 他的根,又到底在哪里? 一旁,庞欣怡没话找话,“表哥,有人请你去吃酒碗啊?” “嗯!” 苏宇点点头,“结婚的是我一个没出五服的堂妹,她爷爷和我爷爷是亲兄弟,同一个老祖传下来的。” “只是她家在林城,也就小时候见过两面,不怎么熟悉!” 庞欣怡问:“那你去吃酒碗吗?” 苏宇摇摇头,“等你大姑给我回电话过来,我再做决定。” 对于这种几百年都不走动的亲戚,他是不怎么想去的。 以前大伯家老大、老二、老三结婚,也是老爸老妈自己去的。 可以前都是提前两个月就通知,怎么现在快到时间了才过来说? 他家有个年入五十万的小超市,家庭富裕,是正儿八经的小康家庭。 在家里一众亲戚中算是比较体面的,所以很多亲戚都喜欢他们家,爱和他们家来往。 表妹庞欣怡,为什么从小就爱来他家玩,喜欢跟在他这个表哥屁股后面跑? 还不是他家有点钱,饭桌上顿顿都有肉? 龙国人,其实距离吃饱饭,也没过去多少年。 至于饭桌上顿顿有肉? 这个就不多说了。 就他知道的,现在还有不少人半个月都不吃一顿肉。 不是没钱,是因为舍不得。 为什么舍不得? 因为还不够富裕! 他们要把钱省下来给儿子买车买房,准备彩礼。 种地打工是一回事,从嘴巴里抠又是另一回事。 哪怕是儿女成家结婚了,也想着多为儿女多分担一点。 其实肉也不贵,典型的没苦硬吃。 可这些老辈人不知道的是,他们的子女,绝大部分在外面都是花钱大手大脚,随便一杯奶茶、一份小吃就够家里几天伙食。 苏宇谈不上谴责他们,只想这些人越多越好。 钱只有花出去才是钱,流通起来才是经济。 经济大环境好了,大家也都有更多挣钱的机会。 当然,他的钵钵鸡、火锅店、奶茶店,到时候也不愁生意。 话归正题,拿他舅舅家举例子,当了一辈子农民,没见过什么世面,家里也很穷。 庞欣怡小时候来他家,因为顿顿有肉,零食堆起来吃,所以哭着喊着不回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