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恶客-《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但看刘炤的模样,也不像是自己犯事。

    自家族兄自幼说话喜欢卖关子,将话只说一半,刘釜知之甚深。

    这次也不意外,见族弟没有问起,行了一会,刘炤吓唬人的打算落空,主动放慢脚步,眨了眨眼:“咳咳,阿釜你就放心吧,此番不是你犯了事,是你家的佃客犯事了!还是欺主大罪!

    这事,还要多亏乃兄,到时候就看你怎么谢我,提前说好,你那编制的草鞋,乃兄不要!”

    被刘炤和虎头二人给夹着走,弄的五脏六腑都快跑出来了,刘釜也终于寻到歇息的间隙:“族兄大义,釜没齿难忘……只是族兄,我们这去祖祠的路,怕不是走错了吧?这是去你家的!”

    “这不为了阿釜你,一着急,给走岔了嘛!”刘炤眨了眨眼,夹起刘釜的胳膊又往另一边跑。

    看得旁侧的虎头偷偷翻了翻白眼,这刘家郎君的脸皮,比我虎头还厚!

    ……

    去往宗祠的路上,听着刘炤喋喋不休的言语,另有他这两日的怀疑,刘釜大体明白,具体发生什么事了。

    总结起来就是,自家那百亩之田的佃客,于之母甘氏病逝,欺他是个孤儿,外加不甚懂农事,连续三年多,一直少报收成。

    处于涪水流域的德阳之地,除过沿河农田种植稻谷外,高处的山田,多种植黍、粟、蹲鸱(chī),后者即芋头。

    刘釜继承父刘桢的百亩族田,尚属于肥沃,处于河泊上游,且以粟为主,蹲鸱为辅。每岁亩产两石到三石粟左右,但根据他的回忆,三年以来,他名下的这户佃客,却常以收成不好为由,报之以两石一钧。

    原刘釜心善(好骗),知这户佃客是耕种十余年的“老人”,便信以为真。

    但现在的刘釜可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他于前日得听来看望的老郑说了今岁的收成,再想半月前那家佃农送来的上缴,便想着寻个机会好好探查一下,却未想到提前事发了。

    两堂兄弟抵达时,能看到刘氏宗祠之外,已经站了不少人,多是族内长辈。

    而在门槛之下,跪着两男一女,正是依附刘釜名下田地的佃客。

    “大族伯,三族叔……”刘釜逢人便行礼,这套礼仪下来,就花费了小半刻,将病躯折腾的腰酸背疼。

    当他停在末尾的一个着长衫、面色儒雅的中年男人面前时,愣了愣,此人他不认识。

    好在于一旁一直看着的刘升,适时介绍起来:“此乃南阳来的同宗长辈,比汝父略少,汝称族叔就可以了!”

    刘釜忙作揖道:“见过族叔。”

    中年儒士点了点头,注视着刘釜的面孔,面带回忆道:“汝便是德祐之子,长得真像。想当年,汝父与吾于洛阳游学,曾于李膺公门下听课,一晃都三十多年过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