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张松-《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而我之能力,说不得是上佳,只是早年师从任安公,学得了些皮毛。

    却是对椽君,久仰大名!

    且不瞒椽君,诸曹之文书,今早处理有三分之一,因至午后,多劳累,下吏便使诸君休息片刻……”

    这是刘釜第一次在外人面前,特意报上自己的宗室名号,外有一些名师。

    无他,面对张松这等有才能,且又骄傲无比的人。想和之相处,只有先让之折服。

    换句话说,就是以魔法打败魔法。

    不同人,不同事。

    反观,若是对着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报上这么一长串的,没有用处不说,还让人显得有些啰嗦。

    刘釜的方法很有效。

    他如此谦虚礼貌的模样,外有前面那一句“长沙定王之后”,“师从于任安”,让性格孤傲的张松收了心中的傲气。

    对于刘釜后面的解释先行放下,张松重新打量了一遍刘釜,态度稍缓,回礼道:“原来是宗室之后,任公高徒!却不知,足下是如何知道吾的?”

    刘釜抬头,回道:“釜于绵阳随任安公求学时,曾听友言,蜀郡有一才子,是为张松张子乔,同我一样,有过目不忘之能。

    其人所学甚广,见识通达。

    待釜于昨日抵达滇池,由府君处得知椽君的姓氏,另有府君的称赞。

    釜方知,椽君正是当年我求学时,所闻之人。”

    张松听罢,尤其听闻刘釜也有过目不忘之能,脸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用舌尖舔了舔露齿。

    “刘君之记忆,竟如此之好?这是吾刚从府君处,拿回来的奏报,一共四百七十二字,敢请教!”

    鱼上钩了!

    张松性情有所收敛,就连称呼,不知不觉间,也从“足下”变成了“刘君”。

    所谓“过目不忘”,同样刘釜主动表露出来的,“名”和“能”当结合,唯有表现出真实的才干,才能从根本上让张松平等的看待自己。

    进而与之有结交的机会。

    一如史上,出身名门又有才干的法正等人能与张松为友,便是其综合能力得到了对方的认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