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自荐-《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提前说明,此数友,皆是吾于本地结识的俊杰!”

    张松的这次意外邀请,刘釜几乎没做太多考虑便同意了。

    其人能说的俊杰,自然是有能力者。在南中多结识些人,于之是多多益善。

    “此宴,釜愿往之,届时还请子乔介绍认识一下。

    关于或会调离职位之事,釜觉得在记室挺好的,能学者诸多。且于行事间,釜一直认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河。

    说是府君说起,吾自会向府君说明一二。

    但……”

    刘釜话语一顿,看向张松,道:“但有一事,还请子乔帮衬。”

    初闻刘釜这“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河”的言语,张松只觉妙处巨多。

    后听到刘釜或有所求,性格谨慎的张松眉毛树了起来,语气庄重道:“只要吾力所能及,季安但说无妨。”

    刘釜说出了心中的想法:“方才子乔言之府君正在考虑前往夷人谈判的人选,釜不才,愿自荐之。若是府君问询建议,还请子乔支持一二!”

    张松深深的望了一眼刘釜,即使依照他的智慧,一时半会,也没弄明白刘釜的用意,但还是从朋友的角度劝解道:“此行定然凶险,季安本无需冒险,可愿再考虑考虑。”

    刘釜坚定的摇了摇头,语气诚恳道:“不瞒子乔,我入南中,见到了太多百姓生活之艰苦,在郡府无力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前,便想着试试能否用自己的方式,寻得南中的稳定与平衡。

    这也是釜自称为汉吏,又为大汉宗室,深感到的责任!”

    不知是为刘釜的坚定,还是所说的责任,张松一揖道:“季安实乃君子,吾自当尽力!”

    在张松的小院外告别,刘釜后步伐稳健的回到了自己的屋舍。

    而等到刘釜离开,张松心不在焉的吃着仆从送来的饭食,喃喃道:刘季安的志向还真不一般!

    后面的两日,刘釜在滇池的名声果然越来越响亮。不止是当日卖胡桃的那个商贾,越来越多的人证明,刘釜于德阳多行仁义之举。其为益州祭酒赵韪称赞之事,也被人给扒了出来。

    益州郡太守景毅,也是当着下属的面不吝称赞,大体意思是:刘釜德才兼备,其于多年前便名声远播,今虽处记室,但依旧奋发有为,处事得当,余者当勉励学之。

    景毅的赞言被人从郡府传出,让刘釜从德阳之地所积累的名声,在南中算是坐稳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