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刘璋-《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但有人反对者,休怪吾赵韪刀剑无眼!”

    一瞬间,厅舍内的气氛舒缓了许多,可也因之最后一句话,显得有些稍微的紧张。

    如今,成都之地的驻军多为益州本地军吏驻守,其中成都城内的守城校尉,还和赵韪关系莫逆。

    所以在决定新的益州之主时,尽管有刘焉的遗言,但庞羲等人还是要咨询下赵韪的意见。

    得到赵韪的支持,是符合大部分人预期。

    而有了庞羲与赵韪两个人的承认,新任的益州牧人选,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璋公子如今正在使君灵前,赵君与吾同迎璋公子入州牧府如何?”庞羲起身道。

    赵韪亦缓缓的站了起来,点头道:“便如庞君所言!”

    成都城内,刘焉的府邸之内,早有灵堂设立。

    自昨日刘焉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后,刘焉诸子孙便聚集于此护丧。除了一些身着麻衣、真心哭丧外,余者多有些惺惺假意,更有不少更是窥视着刘焉留下的那个位子,偷偷幻想着自己作为刘氏子孙,能不能坐上去。

    当然,后者一类人也只是想想,大多还是把目光频频驻足在一男子身上。

    其人年三十有六,升高七尺五寸,容貌端正。多因悲伤过度,眼圈显得有红润。

    但于来往吊丧者,其人彬彬有礼,服者多呼“璋公子”。

    此人便是病逝的益州牧刘焉幼子刘璋,可能是月前到来蜀地,外有在长安提心吊胆的居住过一段时间,其人显得有些清瘦。

    在屋舍下站了一早上,刘璋揉了两下有些酸痛的腿,正待回到灵堂厕舍喝上一口水,但看仆从急急慌慌的跑了进来。

    “报璋公子,赵祭酒和庞公率州牧众官吏已至门外!邀璋公子出门一见!”

    刘璋心神晃动,他想到昨日于父亲病榻前,其父于之和相召来的庞羲交代的话语。

    “父亲生前,以吾为益州牧,吾刘璋能担得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