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踏秋-《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明日早上,族兄可有时间,我打算寻子乔等友,游览成都一番。”

    趁着离开蜀地之际,他需要将张松法正等人的关系稳固一下。

    刘杉自是欣然答应。

    ……

    相比于半月后已确定的事,刘釜更关注眼前。

    刘杉离开,晚些时候,吃过阿姊让虎头送来的宵夜,刘釜连夜奋笔疾书,根据安夷近些时日送来的情况奏报,他认真的完善着,从初春时,即从安夷离开时,便于途中构思的《安夷五年发展规划》。

    于实事求是的原则下,这里的《安夷五年发展规划》是刘釜根据安夷当前现实,并从南中,益州大局出发,确定的接下来五年内,安夷发展的主要路线。

    其中最主要的一条,便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重点,便是县寺上下为百姓做事,让百姓从居住生活,学习教育,兵甲训练等方面,对安夷产生根本的认同,进而将安夷当做他们的本。

    于安夷开采矿物,锻造军械,通过修建的粮道,储存粮食,再通过轮训制度,扩大手下夷军的规模,则是《安夷五年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

    选择执行规划者,最主要的考验,便是要学会耐得住寂寞。

    安夷令郑向,恰是这种人。

    至少从安夷来的书信看,大半年过去,安夷在郑向的治理下,依旧稳定发展,一些政令,也是全都落到了实处。

    而如文童,王朝马虎等人,这群人也在不断的成长,刘釜自是放心的下。

    再如高沛,自当日追随他,后为之折服,行事也是牢靠。

    一个个人名在脑中闪过,刘釜于《安夷五年发展规划》的末尾,说了他对安夷本地官吏调整的建议,便将这卷厚厚的简牍封装好,打算明日天亮,遣两名賨卫,亲自押送回去。

    这里面除了发展规划的布置安排外,还有他为郑向几人写的私密信件,若是为人截获,多半会出大问题的。

    当然,由两位賨卫专门押送,也是刘釜稳妥的法子。

    近两年来,安夷早就建立了自己的官商渠道,一些安夷生产的蜀绣,乃至一些用以换取物资的金铜之物,都是通过官商运往蜀外,为此,沿路建立了自己的一批据点。

    这些据点,明着是商贾买卖交易之所,实际上,也是刘釜于蜀地的情报之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