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黄门-《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阿悄未做太多停留,提着衣袍,忙躬身退下。

    望着侍女离开的背影,景文茵抬起玉手,在泛着清香的竹纸下,接着方才没写完的笔记,于纸上写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即便少时就背诵过《击鼓》篇,但此时书写,景文茵自感觉到了另一层含义在内。

    天上的暖阳,散入院舍,景文茵抬头望向天边飘动的云朵,似乎是初见时某人的笑容,她轻声呢喃道:“今日已是九月二十二了。”

    ……

    “已是九月二十二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成都城东,新建的一处府宅之内。

    刚回新宅,面见阿姊后,刘釜在送别了来访的几人后,回到舍内,摸着身上披着的柔软衣衫,忍不住感慨道。

    此中衣衫,自是那未过门的妻子景文茵亲手缝制。

    刘釜接过后,当着景氏两名侍女的面,当即披上,只觉大小尺寸刚刚合适。

    至于他现在归来居住的此地院舍,正是过去大半年,由族兄刘杉,还有在成都的刘氏族人,帮忙张罗修建的“婚房”。

    若是迎亲回往丰安老宅,道路实在遥远。

    加上成都乃是益州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之地,刘釜自要将家宅暂定于此,甚至丰安刘氏族人,如族伯刘升等,今次也打算在成都旅居。

    成都东城之地,相比于其他地方,并不是多么繁华,胜在清净。这也让族兄刘杉得以用便宜的价格,购买了大量土地。

    刘釜的院舍只是兴建的其中之一,左右其他皆有房舍修建。比如分属姊婿常家的院落,另有族兄刘杉居所,以及为族伯刘升等刘氏迁来之人准备的居舍。

    除此外,考虑到法正、孟达等人在成都的住处只是租聘,刘釜让族兄刘杉多准备了几处。包括此番接受刘釜邀请的泠苞家眷,恰可以居住在周边,方便照顾。

    为了建设布置好这些,花费的钱资自是不少,多是刘氏出资相助,刘釜本人则是凭着郑向的赚取,也贡献了小部分。

    其中,为了方便往来,刘釜的府宅处于东城居中之地。

    前方便是一处被荒废的学舍,为了便于刘氏子弟和刘釜一众好友子女之蒙学,刘杉即以刘釜之名义,将学舍重新修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