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刘釜心里吐槽,面上却是恭敬应诺。

    等从书舍出来,任安亲自出面,将其他刘釜不认识的弟子介绍者。双方互相见礼,寒暄之后,刘釜方携景文茵乘车返回。

    “刘郎有心事?”

    刚入马车,景文茵便带着一股香风,依于刘釜身侧问道。

    刘釜面色却不复刚才那般笑意连绵,此时的脸上充满了忧色,不过在景文茵靠过来后,他主动将她搂在怀里,面色舒展开来,轻语道:“知我意者,唯有细君也。

    今任师来成都,于方才向我推荐了几位师兄弟。其人皆为才华横溢者……”

    景文茵仰头道:“刘郎可是担心此中同门才俊不就?”

    景文茵的话语正中心坎,即便今次回成都,获得了泠苞这等将才。但他依旧很缺人才,尤其在有信心拿下南中大片土地的前提下,于看到希望时,迫切想将这些人招揽到自己手下。

    但实际上,除了屈指可数的几次回信外,这几年前,他与同门杜琼等人,交往的并不多。任师能从中搭桥,如杜琼等人会做如何选择,于他来说,就像是一场考试。

    于外人面前,他可以保持从容。但于景文茵这个枕边人,将陪伴完他下半生的人,还有什么好隐瞒的,故将情绪直抒,回道:“正是。”

    景文茵将头倚靠在刘釜的肩膀上,满含信任,道:“刘郎过往一帆风顺,今次是有些陷入魔怔了。

    其实,真正应该计较紧张的,便是如刘郎的同门才是。

    今非昔比,世人皆知刘益州势力大减,名望不在,哀怨诸多。

    而刘郎同为汉之宗室,有复兴汉室之志,享大义之名不说,本身出自益州,宽厚代人,以年少即为人称赞,便有益州吏民支持。

    从旁看,刘郎代表的是将来,有天下志,刘益州代表的是过去。

    此中道路,若是选择错误,吃亏者,是他们而已。

    今以刘郎之名义,将来自会有更多的士人投效,难道就再无人能比得上此中人者?刘郎又何以因失数人而耿耿于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