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无衣-《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待南中定后,我或亲自出蜀一趟!”
随之,刘釜借此时机,以引进人才为名,单独将安夷的县考拎出,表达了他打算在平雍氏,法正在平朱提后,于明年春夏之交,举行一场面向天下的“南中试”。
原因很简单,无论是州府,还是朝廷,目前而言,都不可能给南中攻击一些中低层官吏。至于郡县长吏,便是现在辛辛苦苦打下的地方,以期治理,刘釜多会用自己信任提拔之人。
而南中大族、豪族多部分打掉后,以后世改版的“科举制”在此实行,当时畅通无阻。
由安夷的“县考”发展而来的“南中试”,将成为刘釜麾下储备人才的重要方式。
当然,不能于短时间内,将所有的中低层官职,全都供给“南中试”之吏。因想要打断大汉当前的世家垄断,是不切实际的。便如其中一小部分官职,为拉拢更多的益州士族,能在未来和他稳稳的站在一起,自是要以“察举”的方式安排出去。
但这并不代表,他治理下南中,甚至以后或将治理更广之地,为“察举”输送一批庸吏进来。郡府每两岁的吏治考核,县寺每一岁的吏治考虑,都将从制度层面,杜绝此事之发生。
而像时代之进步,是需要一个过程。
安夷,但因地方垄断缺失的情况下,成功实施了县级科举。整个南中,乃至于大汉天下,自不会为之全面覆盖。甚至走出安夷,走出南中,就会遭受到世家门阀之剧烈反对。
刘釜想要做的是,在安夷这个先河之下,于未来,或者是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内,摸索出一条“科举”与“察举”并行的双轨道方式,作为选拔人才方式的过渡模式。
人才是强国之基,也是复兴汉室的重要方式。
刘釜对此深有见解。
至少目前的情况下,为拥有人才,为治理南中,法正也是举双手认同刘釜的策略。但于将来,家族利益与个人利益交织之下,法正能否紧紧跟随刘釜的科举制策,谁又能说得清呢?
直到几临人定,为刘釜单独拉来议事的东路军主将法正,方被刘釜送出了书舍,然后一直送到了法正的住处。
今日天晴,便是星光璀璨。唯有天寒受冻,脚下为白日融化的积雪,此时成了非常光滑的冰块。
舍外,刘釜没有踏入,说话间,便有遇到寒冷的雾气呼出。
刘釜拉着法正的手,脸上带着郑重,道:“明日平旦,我会孝直亲自击鼓送行。我与子美,率西路之兵,孝直率东路之兵。愿我两部,最终都能带领更多的奋勇兵士走出来,会师于滇池。”
法正握着刘釜的手,也紧了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