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赏罚-《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无人不感激,就是奋战于战场上的其余兵士,也会庆幸。
所以,在经过过数次战争磨合,于南中这些月间,奋勇军内部,由下到上,不仅对刘釜越加敬爱,而且出现了一种叫做“凝聚力”的产生。
奋勇军之凝聚力,无关每个兵士的出身,他是刻在每个人的骨子里。战场上,能够将后背交给同屯兄弟,奋勇杀敌;战场外,严格遵守奋勇军军纪,将为国为民,付诸于行动……
且当旁人路过伤兵营时会发现,里面不像常人以为的那样,充满悲切,反而是欢声笑语,满是活力希望。
放眼望去,晴日之下,伤病营的奋勇军兵士,多于空地上晒着太阳,用主将刘釜的话说,这叫“增强自身抵抗力”。手脚能动者,则是主动向军吏寻来一些活计,行以轻活劳作。
有的帮助县寺农监吏,为南安、僰道、旄牛等当前多地挑选种子,以期春耕时,下发给农户;有的开始跟着妇人学习缝制之法,开始为奋勇军缝制服饰;有一些识字的少数人,开始在坐在台阶上,为同僚书写家书,以期寄回家中。
尤其家书之事,此中服务,一视同仁,即是半年前投降的汉中人也可享受。主将刘釜当日就有言,加入奋勇军的每个兵士,都是兄弟,都有家庭,都有亲人。为此,寄回书信无可厚非,无论安夷,便是汉中兵士,他也会将一些信件,克服重重困难,邮寄回每个人家中。但因汉中当下与益州尚处于敌对之下,遂无法将有功兵士之赏赐送回去。
即是此中小事,却触碰到了许多人的内心。
知晓此,许多之前投降、且带着少部分“被迫”心态的汉中兵卒,早就为刘釜实际行动感怀,不但将自己完完全全的当做奋勇军一员。现有在感受刘釜治军严明之外,在南安之地,清廉吏治,选拔能力,于兵士之关怀,于百姓之仁爱诸事,再对比汉中军中、官寺所为,开始期许感慨,若是平南将军于汉中如此治理,那该有多好!
一些人想到主将刘釜当日率部离开葭萌关时,所言“回家”之事,甚至于私下底默默思索,若是有朝一日,汉中与巴地之敌对解除,是否将亲人接来南安生活,或可将军功直接换为田地!
与旄牛军不同,考虑到奋勇军内部的特殊性,其实早在凉头寨之战前,刘釜即在十月末的大雪天气下,借机将各部将领叫来县寺,重新探讨完善过奋勇军之奖罚制度。
其中处罚,奋勇军基础军纪,处于军律惩处制度核心,再以战时战后行令,军事任务保密等诸多内容以完善,组成了《奋勇军令律》,简称为《令律》。《令律》不谈每个人都必须完整背下,即是多有低级军吏,如各屯屯长,必须自信熟悉,再使每个兵士熟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