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乡援-《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这一次,本乡出来的名士刘釜,行大义,为护卫蜀地安宁,无惧个人安危,便是带着降卒和夷人,往南中平叛,防止南中之乱,波及包括德阳在内的蜀中多地,无人不惊叹之举动,更因州府处事,义愤填膺。

    这不,就在刘釜十月婚事结束,德阳老家族人,另有宴请本地乡人后,即有乡人提议要来支援刘釜,当即有无数人应允。

    可要离家,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归来时间难以预料。很多人从十月中旬开始,就处理起家务事宜。直接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堪堪处理完。

    便是到了十二月中,在德阳之地,有识之士的聚集下,另与丰安刘氏私下畅谈,近千名德阳男丁,未有老幼者,以成年男子居多,背着干粮,押送着各家各户筹集来款项,浩浩荡荡往南安而来投奔相助。

    为防中途为州府和郡府所阻,德阳乡党离开前,就做好了备战状态,家中有刀剑的拿有刀剑,没有刀剑自是人手一把柴刀。

    行程上,他们走的正是资中、汉安这一路,好在有刘氏、景氏等千丝万缕的益州大族内部协调,便是州府自十二月中就下达了对南中地区之禁令,可在地方郡府县寺的基层官吏之内,长期为益州本地士把控,又岂是刘璋想做就能做的?

    恰如当日费观为刘璋警告那般,此令已下,已然激起了益州士内部同仇敌忾之情。

    如德阳人,往来南安支援“县里的骄傲”刘釜之路上,原本一些打算坐山观虎斗的士族,也默默捐钱捐物,至汉安时,原本由德阳出发,筹集来的十多车财货,就变成了四十车。甚至许多士族,直派族中弟子也加入进来。

    这等事态,连带着奋勇军连胜卑水、台登之消息,一起传回成都,据闻益州牧刘璋直接生病卧榻。

    不论外人,就谈刘釜自身,通过斥候这十多日来,不断送来的奏报,于吃惊之余,多了些欣慰。

    刘氏于丰安百年,早就累积了不错的名声。刘釜的祖父和父亲,更是于蜀地为吏,造福一方。加上他这些年的耕耘和名望,有这么多乡人于危难时,来投奔效劳,自有种“一切都值得”的感觉。

    天晴之日,连空气都觉得这么美好。

    一行千人,走在曲折的道路上,一边警戒着四周,一边有说有笑,畅谈自踏入犍为郡后的风土人情。

    “诸君快看,前方就是南安了,刘君当今驻守之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