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恩情-《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刘釜后之所言,连发三问,让人瞬间热血沸腾。

    面前的千余名乡友,将器件放于地上,齐齐拜倒,异口同声道:“吾等愿以刘君为首!”

    此地声势浩大,从远走近的一些南安归田农家主人,见此情景,于旁人打听,即晓刘釜身份,又知来者千众之所为。

    当刘釜温言,待率领乡援赶回南安县城时,一老者忙带着一家老小十多人,来到了前侧,满含感怀的向刘釜等人一拜道:“原是将军驾到,小老儿何安携家人向将军,还有往来支援吾南安,驱逐叛军蛮夷的君子们叩谢!

    感谢汝等能帮助吾等恢复生地,此中大恩,吾等南安,乃至广大南中百姓,皆不会忘也!当世代以相传!”

    刘釜迅速将面前之人扶起,面上依旧带着柔和笑容,叹息道:“长者不必如此多礼!

    今汉室衰微,益州地方官寺不复从前,无法震慑宵小,此等为吾等吏者之责也!

    反倒是同属蜀内乡人,能来此相助,真是为义士也!

    君若有心,记住面前来人即可。若是来日蜀内其他之地有难,愿诸君皆能守望相助才是!”

    刘釜满面坦诚,不好名利,将所有功劳都推到了愿意相助南中平叛者的身上。不仅让今次来源的乡友感诚,便是让此地的南安百姓,也感怀其人亲近之余,更是大公无私之辈。

    而“同为益州人,守望相助”之言行,正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最好诠释。

    旁人见之,无不叹服,纷纷起声道:“吾等谨记刘君教诲!”

    再看面前耕种之地,刘釜索性将马匹交给亲卫,一路与德阳乡党步行,一路与农人畅谈。

    言及民以食为天,向之问起了冬日“备耕”事宜,且告之,不用今岁之乱,未有收成,明岁会没有种子之事,但自明岁后,只要是他所安置监管的南中所有县寺,都会由农监执行,为各家各户分发免费优良种子。

    当刘釜等人赶着车马,逐渐消失在远方路上,老者何安一家人才恋恋不舍的收回目光。

    往家返的路上,何安向家人道:“吾等何氏,原是巴郡人,但这几年来,巴郡多地之乱,不得不搬居至此,没想到今岁又逢上蛮夷之乱。

    若非平南将军之部从击败蛮夷,吾等或死于蛮夷之手,何来重返家园!

    吾等虽是小民,即是将军不在意,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