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疾疫-《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3/3)页

    面对犍为郡,乃至于向徙县蔓延之瘟疫,作为瘟疫前线之地,在官寺支持下,南安医舍阻止大量人力物力,但有情况者,无一人被放弃。

    用平南将军刘釜,在了解到犍为瘟疫后,于官吏道出之言:瘟疫当前,何以弃一人哉?他刘季安即倾尽所有钱物,也当救治当救之人!

    且两相对比,刘璋为防瘟疫波及自身,拒民于外;刘釜为救犍为百姓,不顾南中当下之困难,伸出援手,与民同在。

    便是犍为多地之民,在这一时间,无不于刘釜感激。

    陈喜即是汉安县内一民户。

    其祖祖辈辈都生活于汉安,经历过十几年前的蜀内黄巾之乱,又见证了今次黄巾复起,一直都未曾想过离开故土。

    便是在刘焉父子治理下,于陈喜这等普通人而言,不说多么舒适,但已不像以前那般劳苦,他们于官寺更无多少埋怨。

    可于一年半载来,本地官寺换吏后,赋税加重不说。

    但看今次瘟疫蔓延,之前任免之官吏,自己先是跑了。而后一群黄巾军之到来,更让陈喜等民众无不惧恼。

    陈喜与父母商议,最终做出一个艰难决定,以暂时离开汉安老家,寻一地做以安生,先躲过今次瘟疫再说。

    他们本想往资中,但看各家各户传来之消息后,于益州牧此时抛弃他们,无不痛斥。

    及后,陈喜决定带着家眷,随本乡绝大部分乡人,往南安而去。

    无他,也只有南安、僰道这等为平南将军刘釜驻守之地,愿意接纳他们他们这群疫地之人。

    前行数日,当赶着牛车,翻山越岭,逃难到达南安,看到官吏之引导,兵士之于嘘寒问暖,粥棚之搭建,另有于空地上设立之连绵屋舍……

    见惯了人间悲欢之陈喜,处于他乡之所,突有安生之地,即是堂堂八尺男儿,他怀中抱着幼子,不知为何有些想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