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远虑-《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经过挫败后的南中军,进军之猛,让刘璋完全想不到。

    且若言之刘璋面临的危险,以广都、江原为主,那就大错特错了。

    即如刚刚诸葛亮浏览完的军报,于前日间,主将刘釜之家乡,德阳县之地,另有相邻之广汉县,有数千乡人起事,在广汉郡多地防守空虚之下,一路无阻,直击成都后方之新都之所。于巴西郡、巴东郡,多地之义军同样在汇集,逐渐往江州多地进军。

    各乡地之义军能如此迅猛,自是各地益州本土大族于后发力。

    毫无疑问,这同样也是于益州牧刘璋,自前岁开始,大规模驱逐益州士,并以益州本地大族欺压之全面反弹。

    而关于益州形势,以及内中相关机遇,诸葛亮实际于去岁时,即同刘釜以书信,有过详细分析。

    特殊之机遇下,特殊之战局下,时下之事,正以应验。

    诸葛亮并不怀疑,刘釜能否借此机,取得蜀郡,取得成都,乃至于整个益州之全面胜利。

    民心在之,大势在之,谁能阻之?

    在看到此中军报,明白势之所向,当旁人还在忧虑一城一地时,联系到刘璋后方起事之情况,诸葛亮已经在考虑,于益州得刘釜之手,该行如何治理之事上。

    从刘焉入蜀,主政益州开始,益州士同东州士,即处于一种微妙之状态。用刘釜曾与之所言的那般,益州之地,本土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像景氏、张氏这些益州大族,于实际上,多忧虑外来之士人,抢了属于己方之利益。

    毕竟,烧饼就这么大,当益州士自己人,以行瓜分时,多以满足,可一旦让外人参与后,心里多少有些不平衡。

    诸葛亮自明白这个道理,遂在未来,于州府,便是于将军府内,很可能再发生这等矛盾。作为军士将军,他难免事先考虑如何调解这等矛盾,以双方团结于主将刘釜周围,共谋兴汉大事。

    于之想到此事时,诸葛亮内心实际已经有了不成熟之方法。

    直到官舍外传来的马蹄声,才打断了诸葛亮的沉思,他眉头稍稍松展,将手中简牍放下,拿起一旁的地图,以作演习,自语道:“新都之围,自会让刘璋之布局,再添纷乱。

    吴懿时下,又为符节法孝直拖累,难以驰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