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久逢-《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因诸事忙碌,今日之于相迎,虽不像十多日前,迎先生任安等益州名士那般人员众多。但除岳翁景顾要于州府主事,离不开外,黄权、严颜等人亦有同行。

    可以说,这次除接妻子外,于诸葛亮这位在南中数月劳苦功高、又数年未见之好友,刘釜给尽了隆重和礼遇。

    草色青青,马声低吟,田野蔓延,农人辛劳田亩之上。

    十多里外。

    诸葛亮没有选择做马车,而是骑在马上,于队伍前侧远眺。

    自从南中连绵大山,入南安之后,视野开阔起来,待到广都、成都境内,于南中待了许久的诸葛亮,又看到了不一样的蜀地。

    南中以土地多贫瘠、待开垦、加多有瘴气,为缺陷,但同时,南中矿藏丰富,有连接盘越国等相邻邦地之商道,又可通往交州,只要发展起来,不失为富裕之地。然,此中之发展,最需要的时间,另有大量人力物力。

    待一入蜀郡,才能感觉到什么是沃土。

    此中田亩之丰厚,家户之连绵,真可为成事之处。刘璋居此,而不用之,故步自封,而失人心,诸葛亮望蜀郡,亦难免感慨。

    蜀地物产丰富,人民富足。于外,则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得此地者,可谓占尽地利人和。

    试想自董卓以来,各地豪杰并起,刘焉父子先占于益州宝地。同之相别的,则是曹操其人,其之声望,与袁绍犹少。

    双方起点不同,十多年过去,眼下如何?

    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左拥几十万大军,谁能与之争强?

    刘焉先逝,刘璋再以丢益州,这也正好成就好友刘釜。

    诸葛亮曾多次同庞统,好友石韬等人探讨曹操胜利之因,其之看去,曹操之胜,不仅是天时,以人之谋划得当。

    再如今日孙策,从袁术手下离开后,一步步发展为江东霸主,深谋远虑,胆气过人,以为英雄。

    刘璋则用人不及,因之心疑昏庸,才落得此下场。

    上之数人,足可见之,以明主之重要。

    平南中,安益州民,刘釜显然属于明主之列!

    更以品质、仁义,加上汉宗室身份,现在占据益州要地,已然跨越刘备,直逼刘表,成为匡扶汉室之标杆人物。

    在南中治理督导数郡事务时,诸葛亮不仅是官吏之口,即是普通百姓之口,皆能听到于刘釜之爱戴。南中所行律令,更让之前仅在蜀外听闻过的他,感受深深敬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