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亮劝-《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而时下吏治整合,公布察觉,正以合乎大众期许。”

    这次吏治调整,以包括南中在内的一些官吏任免,刘釜也听过成都百姓的议论声。

    像诸葛亮说的那样,因之让官寺公之于众,并以公布各地任上官吏经历,以为百姓监督。

    即是此举,有别开新态之事,世人新颖之间,赞叹连连。

    刘釜颔首道:“善!公理早上统计来之产量数据,孔明可曾看过?”

    诸葛亮蹙眉而思,见刘釜目光正停留其脸上,即开口道:“亮已见过,同公理相言后,亮正想为使君汇报此事……”

    刘釜眸光一动,仲长统本人,自南中跟随而来,对他理念深以为然,多是支持。

    自入成都以来,为州府主簿,常于私下坦言,他于益州世家大族过于优待。而以今岁各地上传的粮食数据,很是说明一些问题。

    同样地,诸葛亮尽管也是出身世家大族,但在为人处世上,以公事为先,豁达同以开明。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诸葛亮时下之态,正是完全融入他之府上,以为处世。正能解之所忧,刘釜将交州忧患先于心中放下。

    他含笑而言:“我正于此忧也!孔明请讲!”

    感受到刘釜神色中的殷切和鼓励,诸葛亮沉声道:“亮之所见,今岁虽有汉中之战,绵竹又有水患。

    但于益州整体收成,比十多载之前,大有提升。

    亮观之细微,发现以南中四郡之发展为先。

    亮于滇池数月,沿途见闻,自觉是使君于南中,恳田、开发水利、因地制宜之主因,基本之因则在于使君之屯田,以发挥百姓生产之积极。

    蜀郡、广汉、巴地,乃至于汉中之地,为大族把控,民多忧劳。

    为避赋税,大族之间,更多少报,此为州府之失。

    究之根本,自焉以来,益州之地,大族之内,多有累世之恩,文法萎靡,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

    所以致弊,民心丢失,此所为使君为百姓迎入,而璋之败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