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驳曹-《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但秦宓还是站出来,以驳斥曹操,这显然是在离蜀之前,得到了刘釜之授意。
“刘皇叔,真乃忠义之人!”
刘协喟然而叹息。
“哦?”
在这时,曹操发出了一个单音,他转身面对着秦宓,眯眼道:“秦子敕言之,操不知天高地厚。
操但想请问,天何来?地何来?”
曹操之问,朝臣多以面面相觑。
天高地厚,谁能测量。
大司空曹操以此反驳,以为佳妙。若是秦宓解释不出,其之所言,不正是妄言?
那么,于曹操的斥责,于孔融等人之言支持,更以信口开河罢了。
秦宓为曹操质问,只是面色一笑,面向天子刘协,道:“昔日混沌而分,阴阳剖判也。
轻清者上浮,以为天耳。
重浊之物,下以凝固,则以为地焉。”
秦宓此中解释,让很多颔首。
曹操眸光一定,继续道:“天有头乎?”
秦宓道:“然也!”
“何处?”
“西,是以《诗经》讲述之‘于是眷恋西望’。”
似乎是知道曹操还会继续问出其他,秦宓补充道:“天亦有耳,诗经之言赞‘鹤鸣叫于水泽,声闻于天’。
天亦有脚也……”
秦宓引经据典,话声郎朗。
连曹操自身,也不得不承认蜀人秦宓,乃博学之士,更善辩。
昔杨修、陈群,皆入蜀,言及刘釜身边,谋士将领辈出。
今亲眼见闻,曹操以为然也。
面前的秦宓,自不用说。诸葛亮、法正、霍峻等,这些年轻一辈,曹操本人忽生一种忌惮。
殿内,当说到最后一句话时,秦宓一顿,他重新望向曹操,反问道:“天亦有姓,宓斗胆,敢问曹公,曹公可知天姓为何?”
秦宓之问,殿内许多人都开始沉思,一些反应快之人,不由得将视线,投注于曹操脸上。
曹操脸色变幻之间,秦宓面向天子刘协,又是一拜,主动解释起来,道:“不姓董,亦不姓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