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趋利-《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3/3)页

    马超渐渐端正了跪坐之姿,道:“阿翁,此即为其一。

    实际上,儿子亦不觉,刘益州得汉中后,能有同曹公争锋之力。

    然,事在人为。

    阿翁可见之,从初平四年开始,刘益州从名扬广汉、巴郡之地方士人,于今成为一州之主。

    做过郡吏,当过县令,亦为过统军之偏将军,后率一万步卒,以往南中开辟事业,灭蛮头豪族,救百姓于水火,再败刘璋,得蜀地民心,有今日之地位。

    不满八载!

    孙伯符便是一统江东,却有父辈恩泽,扬州大族之助力。

    刘益州于入南中时,有乎?

    少以姻亲、刘氏之助也!”

    马超再补充道:“儿尝闻,士人之言,八载之间,无人以刘益州志向为信。

    再又八载,以回看,如何?

    何况,刘益州为大汉宗室,无论降将,亦或是投奔之人,有才能者,皆为之所用。

    阿翁于凉州多年,势力庞大,曹公亦请阿翁入朝为官,但吾等,未以武力,驰骋疆场。

    若入朝堂,难以作为。军权之失,更是会成为宰割之鱼肉。曹公虽以利益满满,然不过是想夺阿翁手下之西凉悍卒,以为之成事罢了。

    刘益州正以不同耳,亦为吾等委身之机……”

    马超随之,将刘釜当年对待汉中降卒,并于他所知的兵士补助之事道出,语气多有羡慕。

    一句话总结起来,真要委屈人下,暂时看来,于刘釜帐下,比在曹操帐下,更能护得手中兵权。

    武将最重要的就是兵权,有兵权才有利益。至于效忠汉室,在马氏父子看来,不过是脸上添彩罢了。

    马腾听闻儿子讲述,渐渐沉默下来,旁边的茶水,不知不觉间,已然温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