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所忧-《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3/3)页
更主要的,是等待刘釜部,露出谈判意向。
法正以令马超等人现在所为,明面上是逼迫曹操一方,早做决定。暗地里,实际也是展露了本方之急迫,无论是谈判,还是拿下潼关。
杨修问罢,他保持着姿态不变,面上是在等待荀攸回答,内心却是感叹益州牧刘釜计谋之深,竟能直接算得大司空曹操所思。
还是说,如同传闻那般,在一件件料事于先下,益州牧刘釜于大司空曹操身边,早有投降于之内应相助,使得本方情报,第一时间,汇集于之手内,各以占得先机?
许都朝廷,有刘釜内应之事, 这些年来,传得沸沸扬扬,以杨修所见,真真假假,更是难辨。他却不得不佩服大司空曹操所行,面对此中所有传言,全以一笑置之,言之离间其与部将。可在背地里,曹操何尝不是多了些防备,就像他当日得令,何不是曹操一种试探。
可现在,由不得杨修不多想。
且今次往去谈判,于之来说,绝对是个难事,尤其当下,许都朝廷于关中战事,处于劣势之下,无论结果如何,绝对会背负骂名。
他故意问询荀攸,实际正是看重荀攸于曹操心中地位,便以荀攸之见,以行分担,好作为退路。
荀攸如何不知,但对于杨修此间展示的小聪明,他也没有放在心里去,在接下来的谋事中,为大司空曹操接下来需应付之局面,他确有几件事,需要与杨修单独说道。
在杨修的目光下,荀攸摸着下巴道:“正是!
法孝直表露急切,显然得刘季安之信。
而时间一旦拖得久,为守卫潼关之吾部,或将处于不利之境。
德祖今次往之,曹公虽有言在先,但还请记得以下诸事,更以为曹公平幽、并之后,未来再战关中布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