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得舍-《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不欢而散,乃是预料之下。
但在宴中,刘釜丝毫没有因白日双方不快,而表现出疏远之意,反而带着手下幕僚部将,与杨修等人举杯邀酒。
宴至高潮,刘釜指着案几上的几个小菜,悲切道:“而今天下纷乱,天灾人祸下,每岁死伤者万万,便以关凉这几岁之瘟疫、兵乱,更是百姓流离失所,可是太祖高皇帝立大汉以来,那个富饶之关凉乎?
可惜许多人却是忘了,这关中与凉州,乃是大汉之关中、凉州,同样是百姓之关凉。
可得民心乎?
今之宴请,我念及百姓贫苦,多以钱资资助贫寒,军中与官寺更以提倡节俭,遂以寒酸小菜招待。
但请杨君等,勿要怪罪才是!”
刘釜以益州牧身份,虽是致歉,但如杨修等人,岂能不知刘釜意中,于朝廷以钟繇、韦康等人,这些年来,治理关凉,笼络军阀,却将百姓放之后的不满。
言外之意,他刘釜既然收拢关凉军阀,治理地方,即以安置百姓,恢复民生为己任,定然会比许都朝廷做得更好。
谷这种情况下,如他杨修,如背后的曹操,又有何脸面,以他所围之地,早先于民生之不顾,而今却妄图易得曹洪等人安危?
杨修等人脸色不佳,刚刚喝下的酒水,多有愁苦。
此言刚落,便见刘釜举杯站于杨修面前,又道:“杨君来时路上,可曾见地方百姓之返乡耕作?”
杨修颔首道:“然也。”
刘釜又道:
“可见我益州兵士有欺压地方之行?”
“可闻本地百姓于我部治理之见?”
“可得关凉百姓,有于前番地方军将治理之怀念?”
接连三问,见杨修等,复沉默不语,就是整个宴席上的目光,全聚集于刘釜。
刘釜不慌不忙,面露感叹道:“为关中凉州,同属之大汉子民,我为汉之宗室,为天子守牧一方,责任所在,当好生治理,绝胡羌、匈奴之患,归得民心民意,杨君以为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