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交换-《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此为大汉所欠!

    地方州郡府寺所欠!

    汉宗室所欠!

    亦为督关凉事务之我刘釜所保证!”

    益州军之家庭保障,使得前线兵士无忧,内中一些详细条款,早从益州传入到了临近之地,如关中、凉州、荆州之地,令各地州兵羡慕不已。

    能于益州军兵士给出这等条件,以赢得十余万兵士绝对忠心,刘釜其中花费,每岁何止万万?

    此中所需钱资,若以刘璋治下,自难保证,但在益州州府这几岁的内外经济规划发展下,不论赋税,即为益州军发展提供了大头。而于经贸之中,南中商道和蜀内特产外销,更是益州钱财来源中之主力。

    目前,当着益州军和出城凉州军之面,刘釜提出为凉州军,在益州框架下,试行益州军保障体系,不光是刘枫、仲长统等随行幕僚将领,便如早得闻益州内部详情的杨修等人,实际也被刘釜这个大手笔给震惊到了!

    却不知,刘釜敢说出如此话之底气,在于得关凉后,不仅可得肥沃之关中土地,另有西域商道!

    此二者之财货来源,且在加强凉州军内部整合与廉政建设,精简框架后,于民生之外,足以供养一支大军。

    刘釜对凉州未来的兵源发展,则重点在于骑兵方面,并借控制关凉之机,于马超等人所领的阵亡殆尽之凉州骑兵基础上,以兴建一支完全忠于自己的骑兵。

    艳阳高照。

    辽阔的上邽城外,但看刘釜朗声说完。

    这一次竟是包含十几个同韦康等人一起出城之州吏,另有剩余之绝大部分上邽本地凉州兵士,全以同韦康等人,分流走出,异口同声,表示愿意继续留在西凉。

    就是韦康和阎温,左思右想后,实际也存着此中念头,从某个角度看,他同刘釜并非死敌,且同时忠于大汉朝廷。

    只是当下的大汉朝廷,有些特殊,刘釜明确忠于的是天子刘协之大汉朝廷。实际上,时下大汉朝廷,可不正是曹操一言堂,便为大司空曹操掌控下之大汉朝廷。

    韦康与阎温等人,数年来,各接受荀彧举荐,以曹操任命,于凉州行事,并未在乎,朝廷是谁之朝廷,只要继续是“汉”,那即忠于职守。

    在看了杨修一眼,加上对各自名声之重视,韦康与阎温等十数名州府吏,加上一行百人亲兵,终没有跨出这一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