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相左-《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曹操正巧转头,盯向了司马懿,道:“仲达,于此如何看待?”
司马懿躬身一礼,抬头大方从容,言语坦荡道:“曹公之言,吾以认同!
荀令君调兵遣将,于南阳局势,同徐将军多做沟通。
不论甘兴霸在同张绣,各率万人,分取冠军、育阳之地,待受徐将军三次阻击,到达宛城时,兵力本就不足。
其又如何料定,宛城守军于南就聚方向之薄弱。
并以主动抓住此中时机,相互配合,以让徐将军难以顾忌,进而从东城方向,与宛县城内之应,破城而去。
此中计划之巧妙,绝非偶然,乃以必然。
此中之参与,并与敌将沟通者,以吾之见,不但朝廷内部,有泄密之众,但以南阳本地大族,如宛县大族,这些年来,以朝廷于之恩惠,并未说服!”
司马懿这话一出,杨修眉头率先一蹙,张了张嘴,复又沉默,只是多了看了眼前侧的大司空曹操。
而以司马懿之心,将朝廷之可能内奸,不断引到了许都朝廷和大将徐晃身边,更代入南阳大族,难免让杨修想到了多年前的兖州名士惨案。
那次兖州名士遭遇曹操杀害,加上勾连之徐州之祸事,让陈宫等人,无不背离,以视曹操为此生必杀之敌。
现在司马懿主动提及南阳世家,依照杨修于曹操之了解,在以宛县失守后,还真有可能怪罪,甚至会有几个倒霉蛋,撞到刀刃上。
但从朝廷大方向来看,欲要进一步夺回宛县,控制好南阳地区,南阳地方大族势必依靠,尤其当下朝中重臣中,可有不少南阳士人。
真要惹到了南阳士人,甚至波及到了颍川士人,只怕朝中会率先乱起来。
司马懿智谋非凡,更以自幼聪慧,同龄之下,其兄司马朗亦难比较,这么简单之道理,司马懿焉能不知?
而以司马懿本人,前番三次,拒绝大司空曹操所召,未于郡府任上。在同司马懿交往中,杨修亦能看出,司马懿当下以年轻,当属忠于汉室。
今次主动提及南阳世家,很难不引起杨修之怀疑,便是司马懿本人莫不是想借机激发大司空曹操与南阳士族之矛盾?
其中之行,最终会让曹操于朝廷之把控大幅度下降,更将影响许都朝廷之稳定。
杨修甚至想到了一个很不可能之可能,面前的司空府从事司马懿,莫非已经投了益州牧刘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