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托付(上)-《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徐庶见刘备病重,仍不忘关心九江兵士百姓,心中更加悲痛,知道刘备身体虚弱,他作暂短介绍道:“庶在向州府通报之后,州府已令江夏郡府,开始道路,让愿意离开之百姓,先一步走寻阳,迁入江夏。

    若是黄祖不愿养活这些人,可由州陵而来荆南。

    至于对孙策部的抵挡,子方等人,也做了详细规划,但能确保吾部后续顺利撤退。”

    刘备嘴唇动了动:“此中事,且劳烦元直了。”

    “此乃庶职责所在。”

    见了徐庶等故吏部将后,刘备病情当日忽有好转,甚至还吃了一小碗的米粥。

    中午时,更是要求侍从,将之床榻搬到院舍外。几十日来,刘备一直处于病榻上,许久没有出舍了。

    他想看看外面天空,亦想看看街头百姓,再有远方的大汉山川。

    “士元,元直,汝等说说,便是将来这天下,谁最有可能,将汉室匡扶?”

    谷炭刘备靠在病榻上,望着远方的山丘,思绪有些飘忽。

    徐庶、庞统等人,皆被召来,正分立两侧,听到刘备所言,各以沉默。

    自刘表病逝,前又有袁绍之灭。

    袁尚、刘琦,士燮,多归附于益州刘釜,曹操平冀州而取幽州,掌有天子,治豫、徐、兖、青,数州之地,孙策据江东,掌扬州,而望徐、荆。

    故以今日观之,以主公刘备能得荆州大势,或能抗之,呈天下四份之态。

    然,荆州归于刘琦,刘琦而依附刘釜,刘备单有荆南,无有角逐天下之势。

    综合看之,大汉已呈现出三分之态。

    要问匡扶汉室者,曹操、孙策,名为汉臣,皆以匡扶大义,何让人信服?

    三者看去,唯有安南将军,益州牧刘釜,与主公刘备一般,同为汉室宗亲,曾更得天子刘协衣带诏相授,又占据民意,当为匡扶之主。

    在这方面,于徐庶、庞统看去,刘釜和刘备,有过太多相似之处,二人之久,又互有个人魅力。

    最主要的是,刘釜与刘备,在对待百姓民生方面,彰显了什么才为仁义道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