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引导-《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3/3)页
但以荆州情形,却是截然不同。
荆州之地,这两年之变动下,地方县乡,依然是由大族牢牢把持,同益州之官吏轮换任免,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唯让州郡府寺,防治腐败和大族把持。
最终完成同益州一般的土地整合,防范兼并带来百姓无地,以提高百姓农事积极性,最终完成于生产资料之重新分配,还有很长路需走耳!”
要是放在两年前,诸葛亮与之谈话间,说起一些古怪词语,如“生产资料”,聪慧如庞统之属,也难于瞬间理解其意。
然于这两年来, 总领诸州事务的刘釜,于各地长吏所下的《认知与百姓》一书中,详细向地方官吏,介绍了百姓为基本盘的重要,并提出了农事等多方面变革,为州郡长治久安,大汉长治久安的核心。
在将治理关键放到百姓身上后,势必会消磨一些群体,如地方大族的权力。这般一来,地方大族的抵抗,必然会强烈,甚至会想江东一样,横生大乱。
知道会产生这等不利影响,且对于正待安稳发展的荆州无意,遂于荆州变革,实际仍处于表面。保持现状,弄得荆州安稳,也是为何诸州安宁的要素之一。
适逢回成都路上,诸葛亮借此提起内中核心,实际也是希望对刘釜在治理根本要处上,有些摇摆不定的二友,给予坚定决心。
同刘釜共事中,外有作为蜀内变化的亲历者,诸葛亮非常清楚刘釜愿望之大,以民为本,进一步削弱地方世家于地方统治,这是总结了自光武皇帝兴汉室以来,尤其近几十年来,大汉动荡的主因,故行以改变。
这等改变,乃是为大汉未来百年发展与稳定,打下坚持基础。
旁人难解其意,真正知晓其中道理者,无不会为刘釜指挥所叹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