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懿择-《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司马懿手中的茶杯,早早放下,一双明目缓缓从伏郎脸上移开。

    让司马懿有些惊讶的是,在论及并州情况时,伏郎竟明着向他表露了对并州一方支持,如此“大逆不道”,若是有人告发于曹操,只怕整个伏氏都会遭遇磨难,然以伏郎就这么明着道来,目的更为明显。

    还真如他之前猜测,伏郎来至,乃为天子事也!

    联系到伏郎多次提到益州牧刘釜,又给尽赞誉,司马懿现今已然猜到,伏郎这次实际是代表谁而来了。

    天子居于深宫,传递消息困难,遂也只有伏郎口中,那位能匡扶汉室的益州牧刘釜!

    半个时辰后,伏郎为司马懿亲自送出了府舍。

    昏暗的灯火下,望着伏郎的马车,消失在黑夜街道上,司马懿才缓缓转头,回往舍内。

    待到达方才二人相谈的客舍时,于案几上,尚处于展开状的锦帛,非常醒目。

    谷瀉诚然,今次伏郎是来劝说他,以从暗地投降益州牧刘釜,甚至带来了益州牧刘釜的亲笔信。

    此间两件事情,让司马懿皆有些意想不到。

    一是当朝国舅伏郎,或者说天子外戚之家伏氏,已是确定冒着举族遭灭的危险,于丞相曹操眼皮子底下,暗投于刘釜。

    二是益州牧刘釜,不仅知晓他司马懿大名,甚至冒着伏氏这枚棋子,被发现的风险,让伏郎亲自将书信送于他司马懿,而非司马氏其他人。

    司马懿不相信刘釜不知道,他司马懿同家族之利益捆绑于一起,便是反对曹操,决心投效,也会考虑家族安危,以做衡量。

    反之,若是他司马懿将伏氏告发,司马氏只会越加得丞相曹操重用。

    如此看之,刘釜于他司马懿的信任,绝非一句两句话能道明,更显珍贵。

    但对于刘釜在暗处,如此明显的拉拢,便是心怀汉室,于曹操所行不满的司马懿,亦是犹豫。

    即在伏郎离开前,他也没有给出向刘釜暗投,助之匡扶汉室,解救天子的准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