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北征(中)-《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今次,恰逢国渊代表曹操,巡视冀北农情,一归来,即被召之议事。看出曹操对荀彧的间隙,国渊不忍后方情况恶化,曹操同朝臣之间,再显僵持,遂而,果断推荐程昱又回许都,主持后方要务。

    程昱早数年,同荀彧一道,为曹操处置后方之事,使得征袁氏、征幽州战事,能顺利进行。

    综合看去,国渊的建议,正适合曹操心中所念,杨修等人,也都暗自点头。

    “就依子尼所言,以仲德主持后方商议。

    但在太原和潼关战事上,并州军和关中军,必以阻之,依前方军令,月末之时,借各方援军,必得大胜。

    在此事上,德祖,汝记得为前线各去军令。

    另,吾打算于月末,再以亲临雒阳。

    邺城后方之事,就全赖子尼和元常主持!”

    “谨遵丞相之命!”

    ……

    夏风炙热。

    就算从凉州吹来的西北风,也无力缓解,炎热下的天气。

    霍峻站在潼关之上,俯视远方连绵的营寨,眉色间,尽是思衬。

    不得不承认,曹营兵士战力勇猛,两年来的战事下,若非有潼关这个阻敌要塞,只怕关中早就沦陷。若非关中援军及时赶来,只怕为曹军强攻下,潼关内外,难以形成有效联动,早已丢失。

    潼关且于今日,尚能守得住,也绝非是他霍峻指挥得当,更多来源于益州援军同关中军的全力配合,以鲜血,铸成了这座雄关。

    而为守住这里,短短两年时间,已有一万多的兵士,于此埋骨,更有无数兵士负伤。

    目光望向北侧,并州战场上,伤亡人数,更是以数倍计算。

    以地区局面严峻下,无论是成都,还是邺城,都不愿各自后退一步,谁先退一步,失去的将是北方大势,更有人心士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