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魏王(上)-《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司马懿左转额头,微微而笑:“当年,太祖成大事,有萧和佐谋。
眼下吾司马懿正是忧困之时,有细君相助,善耳!”
这话刚一停下,以司马懿赞美,张氏脸蛋于灯火下,显得红润动人时,一道呼唤声,于舍外传来。
“君子,胡君前来拜访,正于外求见!七君子和八君子,正在作陪,特命小人来禀!”
司马懿闻言,眉色一动,起身道:“是孔明来了!
一月即有书信,不曾想孔明今日已至。
细君且做安息,为夫出去相见!”
司马懿口中,表字孔明者,当然不是远在成都,辅佐刘釜的诸葛亮,而是闻名天下的著名隐士胡昭。
作为司马防之次子,司马懿早年又是才学英姿不凡,与许多人交好。胡昭正是其中一人。
当年司马懿遇险时,周生欲杀之时,胡昭更是不顾危险,亲自解得司马懿危机,也算是救了司马懿一命。
而胡昭早先避难于冀州,先是拒绝了袁绍的相召,在曹操早年得冀州后,又拒绝了当时还是大司空的曹操。当时,司马懿正是在曹操身边,担任文学掾。
担心胡昭会惹怒曹操,受之猜忌,遭遇不测,故迅速与信相言,献上谋策,即使胡昭亲自来了趟邺城,以作答复,终是从容离开。
但这些年来,曹操于私底下,也没少表露对胡昭本人,未能为之所用的惋惜。
今次,胡昭重回邺城,甚至提前为司马懿与信,有来投暂居之意,也属无奈。
因冀州西北之地,为两军对峙,百姓逃难,胡昭亦不得不离开。他于士人中,或有名望,可于战场上,刀剑无眼,普通兵士可不认识。
生于乱世,隐居避世,正是为保全性命。
胡昭本人,则擅长书法,才学方面,能同司马懿等人相交莫逆,多受尊君,自然不差。
等司马懿在客舍,见到数年未有相见的好友后,见之清瘦不少,以整个人都显露出了几分沧桑之态,难免泪洒当场。
“孔明,数个春秋未见,上次得闻汝之书信,吾日夜盼之,今终见也!
途中可还安乎?”
出了满身风尘疲惫外,胡昭一双眼睛,甚是明亮,见司马懿情感流露,回礼后,坦露道:“劳得仲达挂念,吾途中尚安,可以战事起,实乃百姓之灾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