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蒋济-《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

    “而今看许都城内兵员调动,只怕荆州军在前线有些失利!

    不过,无论魏王派出何等将领,今看颍川防卫,也难复耳!”

    “君子不是道言,魏王还有机会吗?”

    “此机是有,但可惜以朝廷内部困忧,另据吾途中观察,魏王当是退了一步。

    这一步退啊!朝廷便不会再做全力之收复,豫州、河南、乃至于幽州大部,多处未刘益州所取,难以改变。

    魏王在等机会,刘益州何尝也不是再等机会?

    实或不远,兖、冀之地,必生大战。吴王又是蠢蠢欲动,这天下之变局所定之时,也就这数年也!”

    从九江而上,已至许都官署外之人,正是闻名江淮之地的士人蒋济。

    早两年时,蒋济就为九江郡府所召,担任郡吏。

    数月前,他辞官于家,感叹江东无大作为,最后决定北上颍川,来入刘营。

    若是在曹操封王之前,南阳未失,蒋济还会选择于曹操帐下效力。可惜刘釜兵进之速度,抓住之时机,实在太过巧妙。

    大义,军力,民治,后勤,人心……

    益州牧刘釜,显然已经站在了道义实力的高处,只需一步步瓦解曹营,那大势尽归之。

    今再看来,曹操所领之许都朝廷,若说是一只猛虎,那现在这只猛虎,四只爪子,已经被束缚。

    余者,从天下大势上看,更显困兽之斗,无用罢了!

    “王莽乱汉时,有世祖力挽狂澜,再兴汉室!

    董卓之乱,天下割据间,又有刘玄德、刘季安这等汉室子弟……

    天或真不绝炎汉耳!”

    蒋济还未往颍川来时,就生出此等感慨。

    等到达荆州军收复的汝南、颍川两郡,看出在安民生间,益州改革之影子,有一洗大汉几十年来之苛政后,更生此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