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灭曹(四)-《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1/3)页

    “自曹氏篡汉以来,天下人莫不骂之,以期恢复汉室正统。

    刘使君能遣使而至,此于烈看来,乃是君侯之际遇也!”

    在旁人沉默时,忠于汉室,性情显得刚正的王烈,  率先出言道。

    他那目光一扫,很多人便惭愧的低下了头。

    昔日曹操北伐乌桓,兵至幽地,这舍内之人,也是公孙康之幕僚下属,又不少人劝谏公孙康降曹,以期保全。

    当是时,  如此作为,  或是形势所迫。

    然于王烈看来,  乃是背弃汉室。

    遂,这些年来,作为辽东之主的公孙康,数次邀请王烈等人,以入府中处事,皆被拒之。

    适逢此时此事,王烈一些话,不吐不快,这般一道,便是让辽东官吏中,许多人惭愧。

    最后一言,直接道明了他的个人态度。

    那就是支持公孙康反曹,归入刘釜代表的刘汉集团。

    在王烈看来,此正是大义所在!

    而前段时间,刘釜让人给他还有邴原、管宁等人,送来之亲笔信,也成了他及一众友人,  出山的关键。

    刘釜在信中之内容,  除了问候之言,正是言谈还有王烈等人,于辽东之地,广泛推行的教化之学。其中内容,主要介绍了益州及广大凉、交之地,所行官学建设,还有学术研究诸事。

    刘釜所传达的意思,很是明了,若是将来覆灭曹魏,恢复汉室江山,自会继续大力发展教育。

    信中,他直接言及,教育乃大汉立国之本。

    且不分士民阶级,皆以推行之。

    如此言,如此行。

    王烈等一众名士,早早知晓。

    何况,刘釜乃大汉宗室,  汉天子之后,以曹操窃汉,是为可匡扶之人。

    这次出山,  联袂来面见公孙康,王烈携辽东士人之势,自有把握说服。

    王烈之后,管宁早将公孙康等人表情,尽收眼底,在向公孙康颔首后道:“吾认同王君之言,时以刘使君,携大势而至,冀、兖微存,曹魏不过土鸡瓦狗,必被破之。

    君侯居于辽东,先受胁迫而归顺,今之于情形,正是重归汉室之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