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苏樱闻言就知道了大首长今天对自己的态度,是善非敌。 “首长,您可不要打趣我。”苏樱轻笑着坐在了沙发上 。 大首长坐在她的对面,勤务员倒上了茶,大首长做了个请的姿势:“给我送茶的人说这是上好的普洱,我泥腿子出身不懂茶,苏同志不如帮我品鉴一二。” 苏樱闻言笑道:“首长太谦虚了,茶最要紧一是解渴,二是提神,只要达到目的就好了,什么名贵不名贵,也就是个噱头。” 说着轻轻喝了一口。 首长闻言笑着指着她,对勤务员道:“小王,你看看人家小苏同志,看得透彻。” 然后看着苏樱道:“这就像你爷爷和我,不管是什么身份,只要能对国家有贡献就好了。” 听到首长的这句话,苏樱彻底的放下心来,“您过奖了,苏家也只是在国家风雨飘摇时尽一份力罢了。” 首长摆摆手,笑着问道:“小苏同志,我倒是很想看看当年签下的借条。” 苏樱笑着从包里拿出一张已经脆弱不堪的纸张。 这是报纸的一角,在铅字的空白处,见缝插针的写下了这张欠条,下面还印着一个手印。 首长将欠条拿在手里,怀念的看着它,良久,道:“我记得这张借条,当时是40年,我们的根据地遭到了鬼子的扫荡,我们只能边打边转移进深山,时间太紧急,物资来不及转移只能留在原地,但是当我们回来之后,所有的物资都被鬼子带走。 丧心病狂的鬼子因为找不到我们的足迹,屠杀了许多的附近的村民。 当我们下山之后,家家戴孝,村民们被杀怕了,不敢跟我们来往,我们得不到补给。 我们队伍里还有很多的伤兵,却没有了补给,那个冬天……” 首长说着眼眶湿润了,轻轻地摇头,沉默了片刻,道:“后来,一个姓柳的商人出现了,说愿意先将商品卖给我们,还允许我们赊账。 我们当时喜出望外,但是连张纸都找不到,情急之下,政委将糊窗户的报纸撕下来一角,交给了我。 于是就有了这张独特的借条。 后来我按照他留下的地址和名字派人去找了,想把钱给他,却一无所获。” 首长说着看着这张字条,“原来如此啊,怪不得我怎么都找不到。” 然后正色的看着苏樱:“小苏同志,真的感谢你爷爷,如果当时没有那批物资,我们撑不过那个冬天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