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定计-《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不仅是相识一段时间的张松,还是和刘釜初次相见的郑度,皆对之敬佩不已。

    “刘君比吾尚幼,但与学问方面,吾自愧不如。”郑度抿了一口酒水,非常光棍的承认道。

    张松笑着补充道:“若是下次有人寻吾争辩,吾自当寻季安助阵。对了,君陌也当拉上!”

    刘釜心里却是在默默吐槽,他此时之所以能表现的如此“优秀”,可是站在华夏数千年来,无数人的肩膀上。

    三人的谈话内容,在融洽的氛围中,不觉间转移到了南中夷人问题上。

    张松先一步说起了刘釜打算以身犯险之事,多是担忧刘釜的安危,当然不乏对刘釜此行的泼冷水。

    “诚如上次我与季安讨论般,只要本地大族合作,郡府以利诱之,以力破之,再行府君治理之策,进而瓦解大的夷人部落,分化小的夷人部落,南中之乱自不会发生。

    可叹所有人都不是一条心。

    季安此行真若成行,或有非常大的压力!

    吾虽会在府君面前继续支持,但还是希望汝能慎重。”

    张松的这番话,已是真真切切的为朋友考虑了。

    刘釜心中有些感动。

    很难想象,就是这么一个能对认可的朋友,交心相谈者,最终会背叛旧主。其实,不止是他,而如法正等益州不少官吏亦选择如此做。

    产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只有一种,益州刘璋当时是多么的让下属失望啊!

    刘釜的心里叹了口气,刘璋的过往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若真想成事,决不能优柔寡断……

    一旁,郑度一直听着张松诉说,心里对南中的局势自有自己的一份见解。但看刘釜有说话的样子,便把到嘴的话咽了下去,凝神听取刘釜的话语来。

    而有张松在,又有郑度在,刘釜未将其于半日前,对景毅的建议未做什么隐瞒,恰需二人参谋参谋。当然,这也是向二人表达信任的一种方式。

    “刘君这‘以夷治夷’策,可谓上佳!”郑度赞道,他本意是向郡府提出一策“攻夷计”,能让南中的大族不得不参与进来。

    可刘釜此法,只要成功实行,即能间接的抛开南中本地大族势力,甚至能在除掉官寺外,形成可利用的“卫南中”力量。

    在郑度想来,收益最大者,则是南中百姓和本地官寺。

    欲行此事,深入夷人内部,也成为了必行之举。但这么做,也就意味着拥有更高的风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