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定计-《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3/3)页

    这位刘君,还真是敢为!

    而张松对刘釜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即想到了后续办法,亦有些佩服,更对刘釜直言此事,大有触动。

    “季安主意已定,吾便不再劝说什么了。只是此行凶险定然徒增,那些本地大族若是知晓季安汝之想法,定会从中破坏。最重要的,便是保密。

    此外,吾手下尚有仆从数人,全借由季安,为汝保驾护航!”

    郑度心中其实不完全认可张松的想法,他不觉得人该见危而退。否则,真若那般,又有什么信仰?

    尤其如刘釜这般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南中百姓和平生活,解决南中夷人危机的行为,在郑度的心里,更是大写的“义”字。

    也就在这一刻,郑度对张松,于心间浑然不觉的升起了小小的间隙。

    瞥了眼刘釜,郑度心道:“刘季安心怀百姓,为蜀地和平,吾该帮衬一二才是!”

    毕竟从这短短的几个时辰相处来看,刘釜这位声名大起者,无论品德,还是行事,还是很合他意的。

    其人正直,说话不喜欢拐弯抹角,摸着下巴的短须道:

    “刘君心系百姓,而愿将自身置于险徒,吾亦钦佩。如此,刘君若行之,吾手下亦有仆从二人,愿使之护刘君安危。

    此外,针对夷人部族,吾有三计,但愿到时能助得刘君一臂之力!”

    刘釜目光明亮,起身向二人一揖,而后向郑度道:“不知郑君有何高见?釜洗耳恭听。”

    (作者前一章排版的时候,把两个郑氏人名弄错了,在此致歉,已修。

    另外借机在正文说明下,本书很多人名是在正史里面记载的,《三国演义》可能并未见,如上文的戏志才,但这些人才能属实了不起,不知道但有兴趣的书友可以翻阅资料看看。

    作者满怀着敬意,非常希望能用自身有限的笔力把这群人刻画出来,放到我的故事里,让之在东汉末的这个大时代下,释放他们应有的光芒。

    而在写这些故事的时候,我亦满怀着激情和敬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