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吏试-《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抛开吏试,前两者,自有安夷的功曹和令史负责。刘釜亲自抓的,便是吏试。

    作为安夷县的第一次“科举”,从准备到实施,总的时间,其实不过三两月而已。传播的范围亦很有限,在县吏等的配合下,堪堪传遍了安夷县。

    所以,会识字又能算术者,就非常有限了,不过十来人,且全是近几月来,由外乡辗转至安夷落户的流民之属。

    于安夷县良好的政策下,此时自是安夷县民。

    报名者,需要有乡吏保举,提前录好姓名。

    考试入场前,不得私带考试无关者,另有十几名县吏在场加以监督。

    且要行此事,于大汉其他郡县,阻力或是巨大,但对安夷县来说,却不存在这些问题,只是让外人感觉有些新意。

    吏试当日。

    刘釜清晨洗漱锻炼,便来到了新建的县学之所在。

    当刘釜到达时,能看到四名治狱吏牢牢的守卫在门口,门口尚有一人身高七尺三寸,长着一双朝天的鼻孔,正是刘釜任命的本县文无害郝践垂手而立。

    “令长到了!

    此番吏试者,除一人未至,余者皆到,还请令长来敲响此锣!”

    郝践从卫卒手中接过木锤,抵到了刘釜的手里。

    刘釜拿过,来到门槛之内,一望内部坐着的考试者。

    内中竟有半数年过半百,最年轻的,大概也有二十来岁。

    毕竟,吏考的名声没有传出去,往来者的文化水平摆放在这里,外有安夷县的地理位置,想要吸引大汉的优秀知识分子,确有些困难。

    “时间到了,那便敲响应试锣吧!”刘釜握紧了缠绕着黑巾的一头,然后将铁锣连敲了三下。

    清脆的锣声,响彻了县学大院内外。

    安夷县的第一次吏考,便正式开始了。

    刘釜只是露了个面,他另有公务处理,自将剩余所做之事,交给郝践全权负责。

    吏试结束,按照刘釜的要求,书写在由安夷造纸坊专门督造的先被送到了县学内部密闭的小院内。上有糊名,先由包括县学和各乡乡序内,共计十数个儒生共同批阅,分甲乙丙之等级,后方会送到他的案几之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