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吏试-《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3/3)页

    当刘釜拿到这十几份试卷后,已经是隔日黄昏了。

    再过一日,便是县寺的休沐,刘釜自想着加班加点排名弄好,以缓解应试者的急迫等待心情。

    要问谁对想知道考试成绩的感想最强,自没有人比他更懂了。

    是夜,叫来王朝文童左栋等县寺官吏,由刘釜最终确认,把吏试的名单给确认了下来。

    并最终确认,以录取五人,为县乡之吏,补相关之空缺。

    隔日清晨,这份名单,便被张贴在县寺外。

    “安凉,余祝……此五者录为吏!”

    有人将名字念出,一些熟悉者,纷纷议论起来。

    “阿祝竟然当上了官吏,吾记得吾等刚来时,那傻小子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其不过是跟着老余识了几个字了吧!”

    “嘿,汝还别说,阿祝除了识字,那算术也是极好的。来安夷这数月,不是跟他阿翁卖烧饼么?那算账,可是从来没有错过!

    听说这次令长组织的考试,就有算术一项,也活该这小子能为吏!”

    羡慕声中,安夷百姓的话题,不由自觉的扯到了去乡序学习的事上。

    普通人的想法很简单,把儿女养大,除了养老送终外的还就是帮着做农活。

    在之前,常人都感觉,若是把儿女给送到乡序去了,那谁来做农活,家里绝对要少一个劳动力。

    可现在不同了,普通人有了为吏的渠道,那是不是意味着,自家的儿子只要能学习上两年,说不定也会为吏。

    吏和民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能于大汉为吏,便拥有了身份,还可得到官寺的补贴,真可谓鱼跃龙门!

    “吾家小子,也让之今岁去读书去!大不了吾苦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