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吏问-《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一直沿着大道里去,路上遇到一些熟人,安蒿不忘打招呼。这里面有原安寨的,也有其他夷寨的,还有不少当年费劲千辛万苦,入安夷的汉人流民。

    但现在,大家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那就是乡邻,就是乡友。

    刚转过一个坡弯,迎面走来同窗包进。

    包进是当日汉人流民中的少年,用庠序夫子的话说,包进的普通话带着浓浓的汝南腔。

    汝南是哪里?安蒿知道其应属于大汉,处于南中之外。到是在他学通汉话,专门找包进问了问,方知晓汝南确比安夷富饶。

    但在包进眼里,汝南等他跟随父母走过的诸多安夷之外的地方,就是一个悲惨世界。来到安夷,刚开始有些苦,但苦尽便是甜来。

    包进也喜欢找安蒿聊天,于庠序之内,安蒿不是最聪明的那个,却是最勤奋的那个,即是识字、礼仪之学习皆很认真。

    包进挑着扁担,里面盛着水,显然是帮着家人灌溉。而为农活者,安蒿不得不承认,外来的汉人于此熟练,即是安蒿家,几年前,也多亏包进之父的指导。

    与安蒿一碰面,包进就放下水桶,擦了下他那大盘脸上的汗珠,边道:

    “阿蒿,汝今日去县寺,可是为阿钧与阿青办理入学了?”

    为弟妹办理入学之时,早两日一同耕农时,安蒿即与包进说道过。而安夷各庠序的入学手续,也正是在三月末这几天进行。

    安蒿颔首道:“是然,阿进汝可知道县寺今日张贴之告示?”

    包进挠了挠头,疑惑道:“什么告示?今一大早,吾便与阿翁他们下田了,近段时间,一直没下雨,阿翁一直说多浇点水,过两月就长得壮一些,今岁收成自然好。”

    知道同窗不清楚后,安蒿即将县寺的公示说了一遍,并讲了他之打算。

    其实,便是他不言,今日下午,乡老也会将事情通报到每家每户。

    包进了解完因果后,当即表示赞成:“吾回家也会为吾阿翁他们说道一番,便是吾等走了,家中诸事,也有县寺照料,不用太过忧心。未来,若是吾等加把劲,为吏地方,也将家人接过去!”

    两人略一约定,各回各家。

    下午,安蒿将饭食刚刚做好,一早出去劳作的安父安母,即是同去帮忙的弟弟妹妹正巧回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