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活(下)-《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最后则是儿子郑林娶亲之事,在入蜀路上,郑俞记得老孙家正好有个女儿,恰未嫁娶,等寻到老孙在哪个乡亭,完全可以说媒,以解决儿子之终身大事。
郑家一向以郑俞为主,无论郑母,还是郑林皆无问题。却是在谈到郑林之自身婚姻大事时,其人略显羞涩。
“明日开始,阿林,汝与乃翁先去收拾露田,让汝母于家舍好生修养几日,并喂养家畜。
即如当下吾等所有之田,种植之粮食,以为汉吏所种,秋时收成亦归吾等,也要多照看一些。”
郑林颔首道:“一切凭阿翁做主!不过孩儿打听到一个消息,是早上乡吏路过乡道所说,郡府于当下,正在开垦各郡县之道路,以做通行之用。
入内做工者,每人按照工分计算,可得粮食之物,每日还可管一顿饭食。”
“不是徭役?”郑俞揪了揪下巴胡子,狐疑道。
如修路,修运河,便是修建城池,在郑俞老家汝南之地,常以徭役召之。若是不去,那便是触律之所为,服徭役是以为每户基本职责。
徭役则有力役,杂役,军役等诸多名目,可谓嘈杂严苛,即是大汉当下之各郡地,因繁重之徭役,让平民百姓迁移逃离者,不在少数。
而服徭役者,不仅不会供给钱粮,即如饭食、衣服、器具皆要自备,若是徭役过重,多者离乡,土地亦会荒芜。
遂,当下郡府之律令,以修路之户数,供给钱粮报酬,甚至提供一顿饭食,就显得特别突出。
郑林摇头道:“孩儿听得清楚,那乡吏说了,此为平南将军体恤百姓不易所为。即是徭役,当下也之有兵役。且孩儿听闻,当下从兵,每家每户亦可得财物之资!”
为留住出山之蛮夷,还有迁入南中之百姓,刘釜叫来各郡主钱粮兵士之吏,汇集于滇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