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贺礼-《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刘釜为汉之宗室,长沙定王之后。于近几岁来,大名传出蜀地,席卷天下。

    当年初于乡地丰安时,以仁孝,德义才华,而远近闻名;葭萌关之战,其人爱兵如子,宽厚待人,至仁待士;至南中时,以为南中百姓安宁计,不顾艰难险阻,不惧益州牧之妒忌刁难而往;平南中之于乱时,刘釜结合实际,知人善任,非于短视,而以长视治之;便是当下传起,去岁冬末时,以为交州结好士氏,接纳流民,安顿百姓,今已迁移入蜀修养之部,亦为刘釜所遣……

    二十多日前,袁曹白马之战打响,天子衣带诏同传往天下,为天子信任于诏之刘釜,为天子信任,忍辱负重亦是传遍士林。

    加上刘釜早就向世人表露之匡汉之志,另有市井传颂,遂将之声望推向了新的高潮。

    若非蜀地道路当下封闭,益州牧之于敌视,让往南中之路断绝,一时间不知会有多少豪杰,奔涌而至。即是如此,这段时间内,襄阳,南阳多地,亦见士子得晓交州之路通顺,尽管明白蜀道之难,亦不少投效者。

    昔日仁义之刘备,以救徐州百姓,弄得不少士人投奔,也比不过此间!

    便是白日,好友石韬和孟建,甚至于言之将来入蜀投效刘釜一事。

    待问及诸葛亮时,其人未有直言,或有长思,但其实心中早有决断。

    他为人重情重义,更是目标决心坚毅之辈。

    加上每月都有来信,这种关心,便是一个铁人,也能感之真心。

    但对于入蜀相辅,以成就大业的时间,诸葛亮一直未能下定决心。

    便是月前,得见刘釜亲笔信,知南中已平,于民治等多方面多用其策,以行感激之言后,诸葛亮知晓南中正是缺人少人,急需帮衬之机,亦有意动入蜀,只是方与黄家昏事,遂只能缓之。

    这次昏事确定,诸葛亮也知道自己,是时候做出决策之时了。

    不过,一旦有了家庭,夫妻之间,相敬如宾,还需要未来的妻子同意才是。

    望着闪烁的火光,诸葛亮的思绪也在跳动。

    见夜已深沉,他调整好心态,有些好奇今次友人刘釜又会为之送上什么礼物?

    待之用钥匙将之打开,发现上方是一书信。

    下方却有书册,但绝非什么孤本。诸葛亮仔细一看,他识得刘釜字迹,即以见为刘釜亲笔所载。

    一共十本,第一册以为《问政》,内中详细描述自高祖立国以来,大汉之于政治策谋。

    诸葛亮看得非常仔细,只看了数页,便是《问政》一册,即让他感受到了刘釜于政略上的独特见解。由小见大,足可见之崇高野望,以及治世之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