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谏言-《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2/3)页

    话落,不等丈夫称赞,景文茵紧接着补充道:“刘郎迟迟未绝,今早以归家,莫不是因汉中之条件?”

    刘釜将景文茵拥入怀里,轻叹道:“外事不决,孔明,孝直知我意。内事不定,细君知我也!

    张富之所投,旁人不晓,我早年于张氏有恩,阎君早数年与私谊甚笃,知我志也!

    我以州府遣兵而上,正以施压,此压之下,便是汉中官吏。若张富等愿投,可以为助力,自当会与族兄私信。

    眼下之情形,如我所预。”

    景文茵明媚眸光中,带着丝丝狡黠,嘴角泛起弧度,道:“原有此中渊源。

    妾身曾听闻,汉中张太守,与刘郎小上两岁,家中有姊妹数人。

    其即决定投效刘郎,而非许都,定以刘郎能为之带来更长远之益处,并以做捆绑。

    妾身猜猜,可是其以嫁姊妹于刘郎为先决条件,刘郎遂以踌躇?”

    刘釜眼中柔情似水,点头道:“确如此,细君为我处理家舍内外之事,让我在处事之外,无后顾之忧……”

    景文茵的脸色,却是在这一刻,变得严肃起来,道:“妾身以刘郎之关爱体恤,本该高兴才是。也想独享刘郎一生,与刘郎白头偕老。

    但刘郎为士,今又为益州牧,为益州数百万百姓之主,为几十万大军之主,为无数官吏将领之主。

    更以事涉大汉兴盛,责任之大,任务之重,谁人能及?

    若刘郎以家事,以儿女情长,置天下于不顾。

    此非他人之过,乃妾身之过也!

    妾身当以为罪人。

    而妾身能受刘郎之爱,能得刘郎之敬,能为刘郎添子,能与刘郎为夫妻,能助刘郎处理家宅之事……

    将来若有一日,妾身能亲眼看着刘郎铸起高台,妾身能站在刘郎身后,仰望着天下,是以此生足矣!

    于汉中之联姻条件,妾身但请刘郎允之,且便是刘郎将来迎娶张氏。

    但请刘郎放心,妾身自以姊妹相待,以安刘郎后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