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谏言-《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3/3)页
此外……”
言语之间,刘釜的心不知不觉揪了起来。
景文茵之大气,之聪慧,之认识,让他竟不知用何言以对。
旋即,但见景文茵微微一顿,垂首又道:“于南中之时,妾身实以想劝为刘郎纳妾,以娶桥氏之女,此事之上,得桥氏长辈之肯,亦得阿姊之允。
只是见刘郎忧心于公务之上,无暇分身,即妾身到来蜀内,阿姊携勇、智由南安分回常乡处置姊婿后事,才迟迟未告之。
此为妾身之错耳!
桥氏为扬州士族,今刘郎以族兄,另有陈公取荆、扬边地,若能联姻扬州大族,以做结好,那于刘郎之治,大有益处。
故,今次刘郎若以迎娶张氏,妾身也想请刘郎一并迎娶桥氏,以安汉中张氏、联结扬州士族!”
……
黄昏到来,成都城西,桥氏住所。
大桥正倚在床边,望着天上明月,听着小桥叽叽喳喳说话,思绪却有些飘远。
在滇池之时,桥母即主动同刘釜阿姊刘妍,建立了联系,并表露想将长女嫁于刘釜为妾之想法。同时,还与刘釜族伯、益州郡太守刘升也有说道。
刘妍以为刘釜长姊,又为刘釜唯一血脉至亲,刘升则为刘釜之长辈。便是此二人关系打通之后,桥母又准备厚礼,寻上了景文茵,刘釜之于嫡妻。
士人之一妻多妾,本就人之常情。以刘釜之地位,子嗣之昌盛,才是应有之意。
景文茵知书达礼,自晓此中之意,联想道桥氏乃扬州士族出身,亦属高门大户,便以应之,早打算于丈夫刘釜相言。
这一夜,恰逢其时。
第(3/3)页